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滚动
潍水剑|莫让“纸面就业”误人子弟
来源:潍坊融媒     时间:2023-07-31 18:24:32


(资料图)

莫让“纸面就业”误人子弟

□潍坊融媒评论员 薛静

据《北京青年报》报道,按照教育部规定,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%的专业,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。为了追求就业率,一些高校将三方协议的签订率层层传导:有辅导员为了“方便”学生,直接代其“网签”;有商家帮学生实现“假就业”,提供付费“盖章”服务……一条“山寨”三方协议的“假就业”链条,随着就业季“浮出水面”。

“山寨”三方协议的“假就业”链条背后,学生无奈,老师也无奈,那么签这个“纸面就业”协议有什么意义?

毫不客气地说,“纸面就业”本质上就是数据造假,不真实的数据不仅难以反映毕业生真正的就业问题,还会对学生本人产生难以预估的不利影响。为了逃避教育部门对专业设置的监管,而想出如此“皇帝新衣”般的对策,最终也会对高校的公信力造成更大损害。试想,学生受高就业率吸引选择某专业,最后发现所谓的高就业率实际上是作假得来,学生会怎么看待学校?社会又会怎么看待学校?而这种影响,从长远看比撤销专业要严重得多。

学生满怀憧憬进入大学,经过几年学习顺利毕业,临别之际,学校不仅没有给予应有的帮助,反而层层施压,让年轻人尚未进入工作岗位,便尝到了社会焦虑的苦味。什么算就业?纸面上好看的数据就代表学生找到心仪的工作、找到职业发展的方向了吗?脱离实际违背现实,就算数据再繁荣,终究也是镜花水月而已。

当前,教育部已经关注到个别高校应届毕业生“被就业”“假就业”等问题,并出台了相应政策,这无疑给各方划定了一条红线。对于仍在作假的学校,不妨开通更多举报渠道,让学生有处可诉、有诉能管。在核实作假事件后,也要及时给予严厉惩处,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。

同时,我们也要看到,高校就业是一个系统性问题,所有压力不应积累到毕业季,而是要在日常教育中,着力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。比如入学之初就开设就业指导课程,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,多提供就业见习机会,加大创新创业培训力度等,让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有清醒认知,帮助他们及时调整人生规划,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。

编辑:毓子

标签:
相关推荐
最新推荐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